一般人平均退休收入多少?
今天要聊一個非常重要、而且很多人關心的問題:
「一般人退休之後,每個月到底能領多少錢?我的退休金夠不夠?我是不是比別人還落後?」
很多人在50歲、甚至40歲以後,開始真正去思考退休生活,但常常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評估。
先了解「平均」和「中位數」的差別
我們會講「平均退休收入」,但真正更準確的,是看『中位數收入』。
舉個簡單例子:
如果有100個人退休,每人收入都是台幣5萬元,平均就是5萬元。
但如果其中一個人是大企業老闆,月領200萬,平均就會被拉高,不真實反映一般人狀況。
中位數的意思是「剛好排中間的那一位」,能更準確反映一般人的水準。
一般退休後的月收入有多少?
根據多個亞洲地區的統計,一般人在65歲退休後的月收入,大約落在台幣 2.5 萬 ~ 4 萬之間(約 800 ~ 1,300 美元),視乎地區、城市和生活成本而異。
以台灣為例:
根據勞保局數據,平均每月退休給付約為新台幣 19,000 ~ 25,000 元(2024年數據)
以香港為例:
根據強積金與政府津貼,許多退休人士的總收入在每月8,000~12,000港元左右。
而在新加坡,許多退休人士依賴的是CPF(公積金)提領加上租金收入或子女支持,中位數退休收入約在 1,000 ~ 1,500 新幣(約台幣2.4~3.6萬)。
這代表什麼呢?
如果你每個月有超過這個數字的被動收入或退休金,你已經高於一半的人了!
那大家的「淨資產」準備得夠嗎?
先講個基本概念:
淨資產 = 你擁有的總資產 - 所有債務
舉例來說:
你有一間市值1,000萬的房子,但還欠房貸400萬,那淨資產就是600萬。
根據亞洲地區不同統計,65歲族群的淨資產中位數通常落在新台幣600萬~ 1,200萬元不等(含不動產)。
但如果把房子排除,只看「流動資產(可動用現金、股票、儲蓄)」:
很多人其實手邊能用的錢不到200萬!
有多少人是「無債一身輕」退休的?
你可能以為,到了65歲大家都該把貸款還完了吧?
事實卻不是這樣!
根據調查,亞洲地區(特別是都市)約有 40~60% 的人,65歲時仍然有房貸、車貸或信用卡負債。
這比例比20年前高出很多,反映出現代生活的壓力更大、購物誘惑也更多。
一大原因是——消費習慣改變了!
線上購物盛行,花錢更快、更容易。
很多人提早換車、換手機、貸款裝潢等等,累積了不少「非必要債務」。
有多少人退休時還在繳房貸?
房貸是最大宗的負債。根據多國統計:
大約每8個人,就有1人到了65歲還在繳房貸。
甚至在一些房價高昂的城市,如台北、香港、新加坡,這比例更高。
但要注意一點:
有些人「不是沒能力還」,而是選擇保留房貸,把資金投入投資或保留現金流。
不過,大多數人仍希望能在50~60歲之間把房貸清掉,因為這樣:
壓力減少
退休生活更有彈性
萬一健康出問題,沒有固定支出會安心很多
小總結:你現在在哪個位置?
我們來看一下目前「一般人」的退休現況(以中位數為基準):
指標 現況(中位數)
月退休收入 台幣約 25,000 ~ 40,000 元
65歲淨資產(含房產) 約600萬~1,200萬元
無債一身輕者比例 約40% ~ 60%
65歲還在繳房貸者 約12% 或更多(視城市)
所以如果你:
月退休收入能有 4萬以上
到60歲時能沒有房貸負擔
手邊有充足的現金或投資資產
那你其實已經「比多數人準備得好」。
我們該怎麼準備退休?
提供幾個實用建議給大家:
提早儲蓄,設定「退休帳戶」或目標金額
減少不必要的債務,尤其是信用卡或高利息貸款
有能力就提早清償房貸
每年檢視自己的資產負債表
找專業規劃退休方案(理財師或長照保險等)
結語:退休不是終點,而是人生的另一個階段
記住這句話:
「不是因為你退休了才老,而是因為你不準備退休,才會老得很辛苦。」
現在開始準備,不論你幾歲,都還來得及!
祝大家財務自由、健康退休!